拧巴的“股王”贵州茅台,会成为又一株郁金香吗?

夕阳行业里,贵州茅台成了拧巴的奢侈品、稀缺的投资品、贵州省的杠把子、投资机构的博弈品;背负万亿市值,贵州茅台的故事会经久不衰吗?

  

文   |  《正经社》   林雨秀

(出品于2023年10月18日

 

贵州茅台又创新高了。

 

继8月12日再次破千后,贵州茅台股价一周以来持续攀升,8月16日最高攀至1075.58元/股,最终收至1054.6元/股。

 

 

对贵州茅台股价来说,“天空才是尽头吗?”

 

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一次又一次刷新股价纪录,机构预测目标价从1015元/股到1200+元/股乃至到1400+元/股,其估值的合理与否、未来的趋势走向无疑备受关注;而如此“洛阳纸贵”的景象不仅映衬着其不堪重负的身份,也在某种程度上映照了这个时代。

 

销量与营收背离背后:

 

 

这一届年轻人还喝白酒吗?

 

“现在还有很多人喝白酒吗?”这大概是不喝酒的人对于近年白酒公司股价和业绩双双起舞最困惑的一点。

 

其实,他们的疑问没有错。

 

白酒销量在2011年达到1300万吨的顶点后就开始显著下滑。2017年,中国白酒销量同比下降11.03%,2018年同比下降26.43%,至854.65万千升(折65度)。
 
泸州老窖董事长林峰在股东大会上还称,白酒销量会从现在的800万吨下降到600万吨左右。

 

产量的拐点来得稍晚一些。2016年前,中国白酒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由2012年的1153万千升增长到2016年1358万千升;其后开始下滑,2018年跌至871.2万千升,同比下降27.28%。

 

产销同跌,但白酒的销售额一直稳定在5000多亿;原因只有一个:单价提升了。
 
这倒也符合我们惯常的认知,这些年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高端白酒的确一直在涨价,为稳定行业销售额功不可没。

 

白酒数据下滑似乎映照了白酒消费者日渐式微。

 

“我们80、90后不喝白酒!”
“那是你们还没老。”

 

所以,白酒究竟是这一辈中老年的产品,还是每一辈中老年的产品?

 

《正经社》想起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对作家金庸的评价。
 
2018年金庸去世的消息公布后,各种悼念大师的文字铺天盖地,其中不忘踩踏一下如今的网小(网络小说);可仔细想想,二十几年前,对比当时的所谓严肃小说,金庸的地位更恰似如今的网小,王朔更直接批其作品为“四大俗”之一,尽管王朔的作品已被更严肃的文学界认为够通俗了。

 

如今,风水轮流转,金庸作品成为评判他人的标杆。
 
所以,结论该是——当年看金庸小说的那一辈人如今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待这一辈中老年换届之后,白酒会如何?酒类市场会更多转移至其他酒类吗?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内地的葡萄酒消费量在全球前20大葡萄酒消费国中降幅最大,同比下降6.6%,为15亿升;同年,中国葡萄酒产量为62.9万千升,同比下降7.4%,进口葡萄酒总量较去年同期下滑了8.26%,为六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啤酒销量在2013年达最大值后一直趋于下降;同年,中国啤酒产量亦达到5061.6万千升的顶点,至2018年,这一数字跌至3812.2万千升,同比下滑13.39%。

 

看上去,是这一届年轻人不喝酒了吗?

 

一口酒88元

 

 

——拧巴的奢侈品

 

所有的行业数字似乎都在诉说白酒是个夕阳行业;但是,这一切尚与贵州茅台无关,至少,在近些年里是无关的。

 

因为,《正经社》认为,虽然出身于白酒业,如今贵州茅台或更多地应该归类到奢侈品行业。
 
1499元/500ml的出厂价、2200+元/500ml的实际售价,喝一口酒(20ml)就是88元,这还能用白酒定义吗?

 

就像数万元的爱马仕、LV包包还能归类到箱包行业吗?

 

 

事实上,外界早已如此定义。

 

目前,贵州茅台是彭博行业研究全球主要奢侈品同业指数的成分股,并且早在2018年初其市值曾在18支成分股中力压LVMH集团(LV的母公司)位列第一;彼时,贵州茅台的市值不到万亿,如今一年半过去,市值已攀至1.32万亿。

 

想想有些神奇:在中国的陶瓷、茶叶、丝绸这些传统奢侈品的行业里,并没有诞生一个奢侈品品牌;上一个频频涨价想“价值回归”的东阿阿胶前不久则刚刚翻了车。
 
但是,古老的白酒行业代表——贵州茅台在事实上成为了奢侈品。

 

多年来,贵州茅台一直坚持打造其高端属性,曾坚持不懈的申请“国酒茅台”商标近18年时间,后在白酒企业群起反对后才终于在2019年6月放弃。
 
但矛盾的是,其更多时候又想让自己看起来接地气,常常强调要让“老百姓喝得起”。

 

这是不是你见过的最拧巴的奢侈品?呃……“奢侈品“和“老百姓”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太违和了。

 

事实上,它为了接地气也的确不乏动作:一直控价,拖着不提价,时不时搞几百吨,几千吨投放出来。最新的消息是茅台集团宣称,将在中秋、国庆节前夕向市场集中投放7400吨茅台酒。

 

然而,市场似乎并不领情。多次唱多茅台的中金公司邢庭志团队发布的一份研报称,预计到2028年,每瓶茅台酒出厂价将涨至4000元,高端白酒奢侈品化。

 

贵州省的杠把子

 

 

——纳税占全省近20%

 

一切事出有因——贵州茅台是一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打造奢侈品?似乎不太符合想象。

 

贵州茅台的大股东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茅台集团”),后者是贵州省100%控股的公司。
 
茅台集团现任董事长李保芳即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调任而来,同时也兼任贵州茅台董事长。

 

 

贵州茅台目前的市值1.32万亿,几乎比肩贵州省2018年全年1.48万亿的GDP;当然,二者不太算是一个维度上的数据,毕竟市值尚算纸上财富。

 

我们来看看实际的。

 

在2018年贵州百强企业榜单中,茅台集团以662.5亿的营收排名第一,其后是贵州电网和中国烟草贵州分公司。

 

2018年,贵州省全省财政总收入2975.66亿元,税收收入1265.97亿元;其中,茅台集团以249.80亿元居纳税大户首位,占了税收收入的近20%。

 

如此的扛把子,贵州茅台的一举一动都在省里的高度关注之下。针对最近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贵州茅台宣称,7月底至今,贵州省委省政府针对茅台酒市场价格的问题连续召开了多次会议,省委主要领导作出指示,要求严格防止茅台酒过度炒作。

 

不是大米,不是猪肉,也不是房价,与老百姓最相关的衣食住行里,仅仅佐餐的白酒的价格,需要省委领导作出批示,是不是感觉有些魔幻?

 

投资需求不是无限的

 

 

从囤货茅台到推升股价

 

但是,控价放量、省委批示,对于已成为投资品的贵州茅台还有效吗?

 

事实上,对于贵州茅台的价格助推,品牌的高端奢侈品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可能是其投资品化。
 
对这一点,李保芳也不讳言,其在上述工作会上称,茅台酒价快速上涨首先是供需矛盾突出,其次,是收藏投资所致。

 

而这两方面互相助推:供不应求带来上涨预期→引发收藏投资→加剧供不应求,如此循环。的确,赤水河的水,赤水河两岸的红高粱,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产条件如何满足无限的投资需求?

 

可是,等等,投资需求能是无限的吗?

 

目前,市场都知道很大一部分贵州茅台被各种渠道作为投资品储藏。但数量有多少,谁也不知道,最好的结果是维持上涨预期,同时消化渠道库存。
 
但是,谁能控制市场?从遥远的郁金香泡沫到曾经的普洱茶疯狂,“欲使其灭亡 必先使其疯狂”,贵州茅台会重蹈覆辙吗?

 

奢侈品、投资品、受省委关注的头号企业,种种身份加持之下,资本市场当然更不会错过贵州茅台。

 

截止 2019年二季度末,共 1529 家基金持股贵州茅台,占流通A股 5.70 %,与2019一季度末相比增仓401家,新进646家,减仓317家, 退出116家。
 
看上去,机构热情仍然相当高。不过,其中也不乏“打酱油”似的投资,部分基金仅仅持股100股。

 

《正经社》仔细分析发现,贵州茅台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达75.89%,其中的基金持股每季度都变化颇大,机构“接力”持股现象显著。另一方面,贵州茅台股价与股东数的逆向关系也挺明显。

 

 

截止8月18日,贵州茅台市值1.32万亿,位列A股第四,前三位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平安。在科技越发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当下,一个酿酒企业却惊人登上万亿市值宝座,让不少人心中郁结。

 

可这大概不是贵州茅台的问题。细究A股市值龙头,五粮液也以近5000亿的市值位列A股的第11位。
 
A股市值前20位中,除却关系国家命脉的金融、能源行业,除去贵州茅台,实业领域只有中国北车、美的集团两名。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机构博弈型的股票一方面价格比较稳定,只要故事逻辑在,不发生变化,就会比较稳定。
 
但是反过来,机构博弈另一个缺点是,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就会多杀多,谁先跑得快谁就是赢家。

 

 

所以重点是,贵州茅台的故事逻辑还在吗?白酒的故事、奢侈品的故事、投资品的故事,会长久不衰吗?【《正经社》出品于2023-10-18

 

 
创建时间:2023-12-21 13:18
首页标题    市值    拧巴的“股王”贵州茅台,会成为又一株郁金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