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5跳水,特斯拉降价,科技的尽头是性价比?

 

金铎  编辑百进

来源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2800字)

 

在印度市场遭“毒打”后,苹果“下凡”,从iPhone15破发开始,在“券后优惠1000元”达到高潮。

在1月15日官网推出最高立省500元的降价活动后,天猫年货节顺势在1月17日叠加优惠,一通操作将iPhone 15的价格压到了4999元。

跌破5000元大关的苹果手机,不由得让人想到经历了一年价格战的特斯拉。作为美国最受瞩目的两家科技公司,它们一个在手机市场雄霸多年,一个屹立在新能源汽车之巅,在各自的领域叱咤风云。

令人意外的是,走到2024年,它们都默契地以降价的姿势落入凡间,一改此前高冷姿态。

iPhone15打折,苹果、特斯拉降价,科技的尽头难道是性价比?

1
 
意外的苹果破防

意外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了苗头。

2023年9月15日,iPhone15系列机型预购如约而至,果粉进入新一轮的狂欢。然而,短短一周后,果粉们还沉浸在今年手机没那么难抢的庆幸中,悲喜就已经轮转,iPhone15全系列在各大电商平台跌破首发价的消息如一盆冷水灌头浇下。

9月24日,iPhone15正式开售,与往年火热抢购不同的是,当年的火热在各种“直降”优惠的刺激下火上加火。其中,iPhone15标准版、iPhone15Plus直降400元,iPhone15Pro、iPhone15ProMax直降500元,全系列价格大跳水,这在过去苹果产品首发时从未发生过。

不过,正式开售首日破发只是前菜。接下来,近5个月的促销轰炸后,前有官网史无前例地对新款iPhone进行降价,后有电商平台优惠券叠叠乐,一只iPhone15的价格跌至低谷,一路跌破5000元。

心已经拔凉拔凉的果粉们发自内心地提问:明天的iPhone15,价格还会更低吗?或许再“砍一砍”、“转一转”,真的会更低。

新机破发、官方首次降价,iPhone15的这番遭遇不断叩问众人:苹果手机不好卖了吗?

华尔街投行杰富瑞给出了肯定答案。该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周,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相较于去年同期下跌了30%。

显然,9月的价格破发、11月的双11狂欢、12月的年货节大促,都没能刺激到更多中国消费者。

这对于苹果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在2023年二季度,中国市场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场,占比iPhone总市场的24%。iPhone15的掉价也意味着苹果近1/4的手机市场守卫战艰难了起来。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主力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二级市场的态度也随之冷淡了起来。自2023年12月创新高之后,苹果股价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极速下跌,截至1月18日,从199.62美元/股(前复权,下同)的阶段高点一路跌到了182.68美元/股,市值蒸发26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万亿元),一个月时间跌去了一个贵州茅台。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在1月12日以2.89万亿美元市值超越苹果的2.87万亿美元市值。这也是微软在2021年11月被苹果超越后时隔两年的回归。

2
 
松动的绝对优势

贵族大佬搞促销,这和特斯拉打价格战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特斯拉以“让更多人买得起特斯拉”为由,掀起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这一举动的目的简单直白——以价换量。

没有市场的高贵一文不值,在这一点上,苹果和特斯拉脑回路一致。而面对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这两位科技巨头的优势正在被中国制造一点点拉近。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之一便是规模化。因率先完成规模化,早早把控住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供应链,掌握了生产销售的绝对话语权,这也使得特斯拉能最大化自身利益并完成利润正增长;而技术领先让特斯拉快速树立了领军人物形象,并实现品牌影响力的辐射。

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特斯拉的优势地盘被中国自主品牌不断侵蚀。在规模上,比亚迪在2023年第四季度以52.6万辆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越了特斯拉同期的48.5万辆。

从纯电车全年销量来看,比亚迪和特斯拉的销量分别为157.48万辆、180.86万辆,但前者的同比增速为70%,后者为38%,龟兔赛跑,后来者居上只是时间问题。

在手机市场,苹果手握20%的市场同样遭受着中国手机的步步紧逼。IDC数据显示,全球手机市占率TOP的品牌分别为苹果(20.1%)、三星(19.4%)、小米(12.5%)、OPPO(8.8%)、传音(8.1%),三席中国手机厂商拿下了全球将近4成的市场。

而在高端手机(售价≧600美元)市场,中国手机厂商也在试图撬下苹果堡垒的一块金砖。2023年,苹果占据了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71%的市场份额,但相较于上年的75%跌去了4个百分点;同期,华为由上年的3%上升至5%,小米由1%上涨至2%。

苹果的强势正在收缩的典型例子是,在iPhone15售价一步退步步退的情况下,同期发布的华为Mate 60系列却一机难求,且在部分流通渠道出现了500-1000元不等的溢价。

很明显,在iPhone15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苹果手机的期待时,降价会是一个守卫市场的不错选择。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华为mate60系列、小米14系列、vivo X100系列、荣耀折叠屏系列在高端手机市场的活跃的确给了苹果手机压力,但从市占率来看,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依然拥有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当iPhone15调整价格,增加性价比优势时,消费者依然会很乐意选择苹果,压力的秤砣将会再一次转向中国手机厂商。

这一点,和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的价格战如出一辙。

iPhone15打折,特斯拉降价,科技巨头追求性价比也不过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罢了。

3
 
遥远的新增长

当然,在价格退让上,苹果是有底气的。

要知道,iPhone可是凭借着全球智能手机18%的出货量将全行业48%的营收和85%的利润收入囊中的狠角色。

但有底气不代表能肆无忌惮地打价格战。从营收构成来看,苹果的营收约7成来自硬件业务,而硬件业务的80%业绩由iPhone贡献。iPhone强则苹果强,大概能简单概括当下苹果的经济命脉。

但从业绩表现来看,iPhone一如它在销售市场的表现一般乏善可陈。数据显示,iPhone在2023年Q1、Q2、Q3(自然年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比变化分别为1.5%、-2.4%、2.8%,同期,Mac的营收同比变化分别为-31.3%、-7.3%、-33.8%,iPad则为-12.8%、-19.8%、-10.2%。

相比于Mac和iPad业务而言,iPhone的业绩好似挺住了,但从营收变动幅度来看,又没有完全挺住。

事实上,苹果也在试图为硬件业务开拓新增长极。在iPhone、Mac、iPad之外,可穿戴设备被苹果放在了最优先级。

2023年2月,苹果推出了首款可穿戴式混合现实头显设备Apple Vision Pro。对于这款产品,苹果CEO库克曾这样解释:“如同 Mac 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 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 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

Apple Vision Pro或许真的会开启下一个时代,但暂时是解决不了苹果当下的难题。2023年Q1、Q2、Q3(自然年季度),苹果可穿戴设备及其他硬件业务的营收分别为87.6亿美元、82.8亿美元、93.2亿美元,同比变化分别为-1%、2.5%、-3.4%。

而苹果基于厚望的潜力市场印度,还在等着苹果投喂。在过去几年里,苹果供应链一边去中国化,一边将供应链重心向印度转移,其实就是想复制一条曾经在中国走通的成功路径,即用本土低廉的劳动力生产价值高昂的苹果产品,完成利润最大化。

印度在苹果的全方位培养下,也确实在成为过去的中国。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里,印度产iPhone从2021年的1%占比提升至2023年的7%。2023年,苹果在印度的iPhone产值达到了135亿美元,被一些人称为“新的里程碑”。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事实上,135亿美元中有88亿美元的iPhone为出口产值,也就是说,整个印度市场消化的iPhone产值也就47亿美元。

东边暴风西边雨,印度市场还没长成,代工厂却已经酝酿出了麻烦。不仅是印度工厂事故频出,印产iPhone15更是在测评中被质检工程师退了一半的货。

可见,要接盘中国制造,印度还要走很长的路,苹果的新增长极也还很遥远。【《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申请转载、对稿件有异议或投诉,欢迎联系微信号fxyayaya

 

创建时间:2024-01-18 16:27
首页标题    科技    iPhone15跳水,特斯拉降价,科技的尽头是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