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富,竟已死磕农业17年丨正经深度

 

林雨秀  编辑杜海

来源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700字)

 

日月更迭,光影流转。历史的洪流在时序更替中奔腾向前,浩浩荡荡。2024年在日出日落的往复交替中悄然远去,2025年即将迎面走来,网络上围绕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的喧嚣终归平静。

过去一年,这位黝黑皮肤、瘦削身形的“中国首富”几度被推上风口浪尖。3月以来,一场旷日持久的网络暴力席卷农夫山泉,针对农夫山泉和钟睒睒个人的谣言接踵而至。

8月,钟睒睒登上央视《对话》节目,回应了此前的诸多质疑,诉说了其不为外界所知的助农经历。

1120日,钟睒睒在江西赣州的一场媒体交流会上喊话张一鸣“道歉”,呼吁“共同捍卫网络舆论的文明价值”。

直到几天前,钟睒睒还在炮轰“企业家直播带货”。

一连串的快意情仇、引发热议的言论输出,将这位耿直的企业家置身漩涡,同时也让外界感知到其纯朴而真实的内心世界。

这波凶猛的热议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到钟睒睒的另一重身份——农业企业家,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开始浮出水面

 

1
 

69岁“首富”竟已扎根农业34年

 

2024325日,新一年的胡润富豪榜上,69岁的钟睒睒以4500亿元财富第四次荣登“中国首富”宝座。此前的202012月,他甚至曾以778亿美元身家拿下“亚洲首富”。

首富、农夫山泉董事长、万泰生物实控人,这是公众对他的普遍认知。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已在农村耕耘了34年。用他的话说,“自己就是个农民”。

195412月,钟睒睒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钟旭我曾先后担任《浙江日报》编辑、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政治宣传组负责人;母亲郭瑾1952年进入浙江省妇联工作,直至198010月退休。

1960年代中期,钟旭我因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绍兴诸暨农村,钟睒睒故而跟着父亲回到老家生活。在825岁这17年间里,被迫辍学的他跟着泥瓦匠和木匠学手艺、干活。

这是钟睒睒第一次做农民。或许正是早年这段农村生活,锻造出了他淳朴而耿直的个性。

1983年,29岁的钟睒睒进入《浙江日报》农业部担任农业记者。至1988年的五年间,他走遍了80个市县,发表了多篇农业领域的调查文章,深入一线体会并深度解读过农业丰产不增收、越丰产越滞销等现象。

长期与“三农”打交道,让钟睒睒对中国农民和农业留下了特殊的情结。以至此后经年,在饮用水市场功成名就的他仍然心系农村。

2005年,年过50的钟睒睒将目光投向了脐橙产业。

彼时,赣州脐橙已在全国声名鹊起,且已颇有种植规模。受时任赣州市委常委、农工部部长曾新方的邀请,钟睒睒到赣州参加脐橙节。活动当天,钟睒睒品尝到优质的脐橙,太好吃了

这趟亲临赣州让曾当了17年农民的钟睒睒颇受触动,决定重返农业,续写农村情缘。

2007年,农夫山泉在赣州市安远县投资开办第一家橙汁加工厂;几年后,又追加投资,在邻近的信丰县建起亚洲最大的鲜橙和橙汁加工厂。

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干又是一个17年。

20241120日,年近七旬的钟睒睒再次来到脐橙飘香的赣州大地。他穿着深蓝色休闲服,脚蹬黑色运动鞋,与众人交流轻松自然。

在信丰县脐橙小镇,钟睒睒满脸笑意,与当地的脐橙种植户促膝交谈。当日,他敞开心扉,与众人谈及网络热议的家族财富、网络攻击、网络文明等热点话题。

 

2
 

17年农业悟道:敬畏、责任与真诚

 

2007年,钟睒睒决定投身赣南农业之时,农夫山泉的初衷仍然是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将最新鲜美味的脐橙汁传递给消费者

但这一路历经三起三落,过程颇为坎坷。

据介绍,赣南脐橙的主要品种属于纽荷尔品种,用该品种榨汁在当时是全世界饮料行业公认的禁区

脐橙里含有大量的柠檬苦素前体物质,脐橙经过榨汁加工后,这种物质就会转化为柠檬苦素,使橙汁发苦、发涩,有股卷心菜味,卖不出去。当时全世界饮料行业都没解决的问题被我们一下子碰上了。为此,农夫山泉先前的榨汁生产线投入几乎付之东流。

纽荷尔的口感好,不信邪的钟睒睒再次回到原点,组织科研团队攻关,花了7年时间才攻克纽荷尔榨汁的异味难题。

除了脐橙,农夫山泉还种植了多用于榨汁的哈姆林兴国28”两个品种的橙子,结果榨汁时发现,兴国28太酸,只能砍掉全部70000株果树,重新开始。

在饮用水市场呼风唤雨的钟睒睒,布局农业领域伊始便碰了钉子。

2013年,黄龙病席卷赣州。面对这种让美国佛罗里达和巴西柑橘产业遭受过灭顶之灾的植物疾病,不少农民打算放弃脐橙产业。

这时候,农夫山泉站了出来,做了两件让人意外的事情。其一,是在老工厂产能完全够用的情况下,开建第二个柑橘加工厂,而且规模达到了世界之最。这让当地农户看到了农夫山泉留下来共患难的决心。

其二,是把脐橙的收购价格从原先的 1元左右提高到了 2 元区间,让农民相信种脐橙可以赚到钱。

这两板斧子下去,赣州橙农有了与黄龙病斗争到底的决心。

2014年,农夫山泉解决了柠檬苦素的问题,推出首款17.5°NFC(非浓缩还原汁)橙汁。这一年,超200017.5°橙全部来自于赣州当地合作的10万亩果园。

如今,从最初为了果汁种橙子做到了当地最大的脐橙品牌,从做一瓶好喝的果汁亚洲最大的鲜橙和橙汁加工厂,农夫山泉的收购产量连年增长,合作果园面积超过20万亩,合作的农户数量比2015年时增长了8倍。

对于当地果农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增产又增收带来的稳稳的幸福。

2023年,赣南脐橙丰收,但却遇到罕见霜冻,严重滞销。为保护农民积极性,农夫山泉扩大采购近3万吨,光储存增加的电费等各项费用,一吨脐橙的成本就增加了2000元。

做企业在很多事情上都精打细算的钟睒睒,在农业工程上却不计投入产出。“只要口袋里面有钱,我能承担,就要往下走。”“做农业,你要做成功,真的是要有情感的。没有真正情感的人干不了。如果是想来捞一把,不会有什么收获。农业很苦,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个试金石。

在赣州的17年,钟睒睒用一种近乎固执的情感将当地漫山遍野的脐橙变成了遍布全国各地货架上的农夫山泉17.5°橙汁。

“茶用了6年,橙用了8年,做水花了10年”。钟睒睒几经坎坷才在赣南脐橙上“修成正果”,这或让他意识到企业家也不是万能,人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500多年前,同样在赣州立德立功立言的明代心学大儒王阳明提出,“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在知识爆炸面前,人的个人知识系统越来越小,哪怕你加上人工智能,你都是越来越小的。在赣州农业历练17年,钟睒睒似有一朝悟道的顿感。

这段经历,让他体悟到“知行合一”之艰难。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的渺小”。所谓人生短暂,而宇宙何其浩瀚。对市场与社会心怀敬畏和谦逊,时刻提醒自己的无知与渺小,在一个领域里扎根做透,钟睒睒以此为做好农业与商业的基本准则。

到目前为止,农夫山泉在赣南的工厂因要提供鲜榨果汁,年均开工期只有49天,仍在亏损中。钟睒睒坦言,我们在这里是亏钱的,但是希望把产业稳定住。产业稳定住了,其他产业也起来了,你看看信丰县城现在的兴旺程度。有更多企业家参与,产业的面貌是容易改变的。

钟睒睒指出,发达国家的农民,一个人可以管理100亩,但我们人均只能管理2亩,这就是工业和科技的差距,也是追赶的方向。世界市场需求广阔,中国农业前景光明,未来市场空间必然大有可为。

 

3
 
不愿在直播间卷,走到田间地头去

 

“我永远不会做直播带货,我也看不起那些做直播带货的企业家”。1119日,在赣州参观考察当地脐橙产业园的钟睒睒发表的犀利观点,迅速登上热搜。

在近期跟央视《对话》栏目中,钟睒睒进一步阐明了反对企业家带货的理由。

近些年来,作为有超过11亿网民的国度,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已甚为普遍,企业家直播带货也逐渐成为一种风潮,许多企业家通过直播平台为农产品站台,宣称“助农”。

“互联网平台让价格体系下降,对中国品牌,对中国产业是一种巨大伤害”。在钟睒睒看来,电商直播虽然能在短期内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但也可能传递给农民一个错误的市场信号,即农产品可以大卖,从而可能导致农民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如果企业家明年不再帮助销售,农民就将面临产品滞销的风险。

言语之间,尽显他对农民群体的关怀。

钟睒睒表示,真正的助农应该是“授之以渔”,即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前他多番强调:生意,就是生存与意义的结合,企业要活得长远。

钟睒睒不愿意在直播间内卷当顶流,而是走到田间地头跟农民在一起。他直言:“企业家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东西”。他还透露,自己永远不会做直播带货。

值得一提的是,钟睒睒此言一出即被指傲慢,引来一阵嘘声。但面对当时网络上的骂声时,钟睒睒很冷静。

或许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的那样,“一个真正有美德的人应该愿意‘为全世界的更大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古稀之年的钟睒睒已经对人生和世界有更多的思考。

过去10年时间,钟睒睒一直奉行低调原则,几乎不见于公众视野。他曾说,不想多说,担心被外界误解。因此,他不仅多年不接受采访,连公开活动也很少出席。

2024年下半年,他一改此前的低调作风,主动站在了聚光灯下。甚至是他的公益实践,也慢慢让更多人知晓。

这个月,钟睒睒发起创立的钟子逸教育基金会相继捐赠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与此前不同的是,在这次捐赠的新闻稿中,钟睒睒主动公开了自己的姓名

而仅仅是在今年以前,信奉“善欲人见不是真善”的钟睒睒,在公益捐赠上从来不透露自己的姓名,直到今年3月,被舆论恶意攻击为“农夫山泉和钟睒睒不做公益”后,钟睒睒才发了一封内部信,公布了过去所有的公益捐赠记录。

如果不是这场网暴,钟睒睒匿名捐款以及17年助农兴农,均不会被外界所关注。

在农夫山泉位于赣州信丰的工厂园区里,竖立着农民富,中国强六个醒目大字,这既是钟睒睒的心声、农夫山泉的初心,同样也是国家乡村振兴的方向。【《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申请转载、对稿件有异议或投诉,欢迎联系微信号fxyayaya

 


 

 

创建时间:2024-12-31 16:54
首页标题    中国首富,竟已死磕农业17年丨正经深度